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贡水清风 > 正文 >

穿行云端的“夫妻代购员”

来源:     时间:2020-02-26    作者:    编辑:宣恩纪委    阅读:次     【字体:

 

超市门口上车

超市门口上车

为村民送货

为村民送货

为村民送液化气

为村民送液化气

“杨孃孃,您买的薄膜。可能车上弄散了,您自己整理一下啊!千万不能出门啦啊!”

“好的好的!丽儿呀,两姊妹快进屋刨点饭了再回去。饭菜都还是热的。”

“不了不了,谢谢谢谢!屋里还有孩子等到我们的……”

送完三组最后一家的“代购品”,时间指向2月24日21点13分。

此时,海拔1600多米的宣恩县椿木营乡范家坪村,浓雾弥漫,寒气袭人。

金丽和丈夫黎龙科满身疲倦地驾驶着自家皮卡车,小心翼翼地往30多里外的家里赶。

这样的回家,夫妻两已经重复了27次。

今年40岁的金丽,于2018年当选范家坪村纪检委员。丈夫黎龙科是地地道道的本村农民,以种植中药材为生。夫妻俩养育两个女儿,家住椿木营集镇。

1月20日,参加了全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会后,金丽便与村支两委及尖刀班成员开始启动本村的疫情防控工作。

张贴宣传标语、入户排查汉返人员、劝导村民不串门聚会、规劝村民延期婚宴简化丧事……整天忙得团团转。

1月28日,随着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严格,村里按要求封闭了出村路口,全村实行封闭管理。

“我家没得煤气了,做不熟饭了!”“买的菜已经吃完了!”“幺儿的纸尿片用完了,怎么办呢”“哪个能帮我买点药?”……

没过几天,因交通管制,村民的生活直接影响呈现出来。纷纷通过村里的微信群和单独打电话、发信息向她吐槽诉苦、咨询求救。

实行封闭管理、外防病毒输入,防止疫情蔓延,这是疫情防控的核心工作。但同时,作为本乡本土长大的村里人,他也深知村民的不容易。

“这几天整天愁眉苦脸的,遇到什么事情了吗?”细心地丈夫察觉到了金丽的忧虑。她便将村里群众目前面临的生活物资缺乏情况和盘托出。

“这有什么难的。我们都是村里长大的,现在他们有困难,我们就用家里皮卡车去给他们买嘛。”夫妻俩进行了具体商量并向村里提出参与志愿者行动、义务为村民代购生活物资的申请,并很快得到同意。

“太好了!生活物资料购买不愁了。我们积极支持村里工作,坚决服从管理!”村里微信群收到代购通知后,异常热闹。

冯金华:面粉5斤、鸡蛋60个、糯米粉1袋;

冯本祥:液化气1坛、洗衣粉1包

……

随着微信群里购物清单“纷沓而至”,夫妻俩便踏上辛苦的代购之路。

“晚上我两将购物清单梳理汇总后,分明别类地确定购买路线。上午早早地吃过早餐就去超市排队代购,然后就逐户逐户的送到家门口或者集中地带。”

范家坪村面积宽、人口少、住户稀疏,典型的山大人稀。加上交通不便,大部分村组都是泥巴公路。尤其是三组,从村里往返一谈就要个多小时。

“我家人口多,消耗大。加上搞养殖,既要买菜,又要买兽药、饲料,还得定期买消毒液。有时候,金委员帮我家一买就是半车,而且还搬进屋里!可苦了他两哟!”

卢泽民是三组的一名残疾人,也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他说,他是代购中最大的“受益户”,但遗憾的是每次叫他两吃点饭也不吃,带点糖食果饼也不接,很难为情。

“每天要换八九坛,一坛连罐带气五十多斤,搬得手臂酸疼!”为村民换液化气,是夫妻两最难的“考题”。

在车里,夫妻两将每天的购物清单、购物小票和加油发票分别装订一起,便于购买和送货。最多的一次,A4白纸写了整整的4张,打出来的购物小票一米多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购的物品由最初的生活物资,逐步增加了学习用品,现在正进入代购肥料、农资的高峰期。”   

夫妻两大致算了一笔账,自从开展“义务代购” 以来,皮卡车自费加油已经超过2000元,累计为村民代购价值8万元的物品。在夫妻两心里,只要村里平安、乡亲们平安,他们愿意!

“金委员,放心!我们绝对不出门不聚会,你自己可要注意安全啦!”“丽儿,屋里喝口热水,歇歇气了在走吧!”“丽丽,来抓两把核桃放车上,饿了好吃的!”……

“好的好的!”“不了,谢谢!”……

面对村民的热心和挽留,金丽总是报以微笑并婉拒。

虽然饥肠辘辘,虽然腰酸臂疼,她说:此景此时,心里暖暖的、很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