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节不保啊!晚节不保啊!……老糊涂了!老糊涂了……”接过处分文件,老张面容憔悴,语气哽咽,双手捶头,懊悔不已。
时隔许久,老张从镇纪委谭书记手中接过处分决定书那一刻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今年68岁的老张为宣恩县椒园镇红岩卡村原支部书记。去年底,因违反廉洁纪律,村集体资金入账不及时,被镇纪委给予党内警告的处分。
去年9月,我们接到县纪委监委转办大数据监督检查发现的关于红岩卡村原支部书记张某某将退耕还林补助款据为己有的问题线索。
拿到线索,镇纪委书记谭发凤有点疑惑——老张是红岩卡村多年的老书记了,为人正直、群众口碑不错,而且还当过原茅坝塘乡党委书记和椒园镇纪委书记,怎么会犯这种错误?是不是搞错了哟?
“无论什么人,只要触犯党纪国法,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都要严惩不贷。当然如果线索不属实,我们一定要及时澄清消除负面影响。”谭书记迅速调整心态,厘清思路。我们成立专班迅速调查核实。
经过认真地分析研判后,我们兵分两路,由小王去镇林业站核查红岩卡村退耕还林补助发放情况,我则和谭书记去镇财政所核查这笔补助的去向。
通过调阅档案资料、网上查询……终于,查找到老张领取,退耕还林补助的林权证,以及两张退耕还林补助资金退还单,原来——老张领取的退耕还林补助的林权实际归村小学,补偿面积为0.6亩,补助款却直接打到他的个人账户,共计1416元。
更为蹊跷的是系统显示他给财政所账户转了两笔账——一笔是2018年6月6日转的2004年至2007年退耕还林补助款540元;一笔是2018年8月7日转的2008年至2017年的退耕还林补助876元。
钱不是已经退了嘛,是不是真的没有问题呢?谭书记似乎看穿了我的疑惑,连发三问,“时间有问题,既然是退钱,为什么不早退?既然林权为学校,为什么补助进了个人腰包?
集体资金要入集体账户,这点老纪委书记不知道?”
“事实很清楚,马上启动立案审查程序,直接进行谈话!”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我们三人形成了统一观点。
制定好谈话方案及安全预案,并结合其年岁已高的实际,细致安排好陪同专职人员及卫生院医生后,在镇纪委谈话室,我见到了这位老党员。
“您是老纪委书记,我们也就开门见山了,关于你领取学校的退耕还林补助款这一事是否属实?”
他深吸一口气,垂下头,惭愧地点了点头:“我是领取了学校的退耕还林补助,大概是从2004年吧,因为当时没有集体账户,所以钱就直接打的我卡上,这件事我也是找过林业站田某某才知道钱在我账上。”
“我们在财政所找到了你退还补助的票据,2010年你们村就已经有了集体账户,为什么2018年7月份你才退还2008年至2017年这十年的退耕还林补助呢?”我们随后抛出了已经掌握的证据。
“本来我想着等新当选的覃书记上任就马上将这笔钱转给他,但是当时他说还没有弄清楚村里的事务,这笔钱就先让我帮忙保管,后来也是我的失误,时间长了就没有及时入账。”老张似乎还想再给自己“圆谎”。
“我没有什么好狡辩的,领了不该领的钱,财迷心窍。知纪而违纪,是在犯错误,我对不起党的教育和培养,我辜负了大家的期望,愿意接受组织处理……”经过严肃地批评和耐心地开导,老张如释重负,离开时他还特意保证一定会让身边的人以他为戒,不让他们犯同样的错。
鉴于老张认错态度诚恳,及时纠正错误,去年年底,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给予了老张党内警告的处分。
这只是我参与办理的一个案子,虽然不是大案要案和难案,但每当回忆起老张的表情,依然使我记忆犹新,感慨万分。我想,追责问责不是主要目的,其本质是教育挽救,目的在于唤醒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激励奋发有为,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